《易经》阴阳符号的起源,这可能是最接近真相的说法!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被后人誉为群经之首,中华文化的总源头。
它本指《连山》、《归藏》、《周易》三本易书,但《连山》和《归藏》早已失传;从流传到今天的《周易》来看,其基本内容是由六十四卦组成的,而六十四卦是由八卦两两相重而来,八卦又是由阴、阳两种符号(即阴爻和阳爻)构成。
也就是说,阴爻和阳爻是构成《易经》的基本符号。
由于《易经》产生的年代非常古远,传说可以上溯至伏羲的时代,因此对于阴爻和阳爻的起源问题,古人采取了模糊处理的方式。
《易传·系辞》说:当年伏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照此而论,则构成八卦的阴爻和阳爻,大概也是观天法地而来的。
到了近现代,学者们不再满足于这种笼统的说法,于是对阴爻和阳爻的来历,提出了许多大胆的猜测。
八卦“是古代繁衍崇拜的孑遗,(阳爻)画一以象男根,(阴爻)分而为二以象女阴,所以由此而演出男女、父母、阴阳、刚柔、天地的观念。”
这是说,阴爻和阳爻两种符号,是源自原始先民对男女繁衍的崇拜。
也有人根据《易传·系辞》中“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一语,推测阴爻和阳爻源于上古结绳记事之法。
阳爻和阴爻是古代结绳没有打结(阳爻)和打结(阴爻)的反映,或阳爻是一大结,阴爻是两小结。
此外,还有源于龟卜、源于日月之象、源于上古占筮用的工具(如竹棍)、源于土圭记录下的日影等多种说法。
不过,今天比较受学界认可,也是有相关考古证据支撑的一种说法,认为阴爻和阳爻两种符号,是从古代的“数字卦”演变而来的,这很可能是最接近历史真相的一种说法!
怎么讲呢?我们的先人最早将从1~10的自然数刻写为:
在占筮时,将每次所得的数字由下往上依次刻写,这就是“数字卦”。
考古发现的数字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三个数字组成(经过三次占筮获得结果),但较常见的是由六个数字组成(经过六次占筮获得结果)。
这些数字卦主要流行于从商代到战国时期;以刻铸于甲骨和铜器上为最多,也有刻写在陶、石、玉、骨和竹简等材料上的。
对于这些符号的性质,目前学界的看法已基本一致,即认为它们是一种与《周易》类似的卦画。
当然,学界对数字卦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其间贡献最大的是张政烺先生。
考古材料上的三十二个数字卦(如下图),其中七个卦体由三个数字构成,推测就是《周易》经卦(又称单卦)的前身;其余二十五个除两个残缺外,都是由六个数字构成,推测就是《周易》别卦(又称复卦、重卦)的前身。
经统计,这三十二个数字卦共有一百六十八个数字,其中:
“一”出现了36次,“五”出现了11次,“六”出现了64次,“七”出现了33次,“八”出现了24次;没有出现“二”、“三”、“四”三个数字。
在后来发现的数字卦中,还出现了“九”和“十”。
为什么数字卦中没有出现“二”、“三”、“四”呢?又为什么“一”和“六”出现偏多,而“六”尤其多呢?
因为在古代先民对数字的书写中,“一”是一横,“二”是两横,“三”是三横,“四”是四横,这样,在纵向刻写的时候,就容易彼此掺和,极难区分。
因此,先民们便把“二、三、四”从字面上去掉,归并到相临的偶数或奇数之中,即“二”和“四”归并到“六”中,“三”归并到“一”中,这就是“一”和“六”出现偏多,而“六”尤占绝对多数的原因。
也就是说,阴阳观念(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已在先人们的思维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可资佐证的还有一点,如果把上述三十二个数字卦中奇数(一、五、七)出现的次数相加,再把偶数(六、八)出现的次数相加,则两类数字出现的次数大致相等(阴阳平衡)。
当然,这只是初步的简化,仅取消了二、三、四,把它们向一和六集中。
后来又不断简化和演变,直到归集为代表奇数的“一”和代表偶数的“六”;而此时,它们已不再是某个具体的数目字,而是所有奇数和偶数的抽象,并被赋予了比奇数和偶数更为丰富的意义,如阴阳、刚柔等。
也即是说,它们已经是卦爻,而不是数字——阳爻的画法来自“一”,阴爻的画法则来自“六”(古写)——这就是《易经》阴阳符号的来源。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