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夏季的这种“湿热”,致病能力更强,中招的人多有这种表现!
一到夏天,不少人出现了口臭、小便黄、满脸油光等问题,小心!这可能是被“湿热”缠住了!
夏季天气炎热,空气湿度大,在这样湿、热交替的环境中,人体很容易就会被湿气、热气侵袭,体内环境像桑拿房一样,长此以往,就易演变成湿热体质。
在中医看来,一个健康的人,如果出现面色暗黄、舌苔黄腻等,很大可能就与湿热体质有关!
一般来说,湿热重的人有“三黄”:一是面色暗黄;二是舌苔黄腻;三是小便黄赤。
情况特别严重时,还有些人连汗水都是黄的。
对于这类人群,如果平时不注意保健、调理,等湿热积重之后,就可变生许多疾病,诸如肝胆、胃肠道疾病。
一、湿热常见表现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湿热体质是湿和热固结难解,导致的人体内环境遭到污染,常表现为内蒸外发。
平素多表现为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舌质偏红苔黄腻,易口苦口干,身重困倦。
1. 湿热上蒸时
除了会导致面部出油、长痘,还容易灼伤血络,出现口腔异常,如口臭、牙龈出血等。
2. 湿热下注时
会影响到膀胱的气化功能,出现二便不爽的情况,如青年男性出现的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干净的前列腺炎,大多是因为湿热体质。
受湿热之邪困扰的时候,人容易出现急躁易怒、心烦懈怠,眼睛红赤等问题。此外,女性易带下量多也多与此有关。
二、学几招,把湿热排出去
1. 吃点“凉”食
湿热体质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可多食赤小豆、绿豆、芹菜、黄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
还适宜吃些清利化湿的食品,如薏苡仁、莲子、茯苓、蚕豆、鲤鱼、冬瓜、丝瓜、葫芦、苦瓜、马齿苋、白菜、卷心菜、空心菜等。
2. 远离“热”食
尽量避免吃一些辛辣燥烈、大热大补的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葱、大蒜等。
对于羊肉、酒等温热食品和饮品,以及火锅、烹炸、烧烤等辛温助热食物,应该少食和少饮。
此外,还应限制食盐的摄入,否则会加重湿热。
3. 转移情绪
在烦恼和苦闷的时候,应该迅速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方面去。
这样有助于湿热体质的人缓解急躁的情绪,心境平和了,在精神上自然就有助于调节湿热这种偏颇的体质状态。
4. 穿住干爽
在生活中,应该避免居住在低洼潮湿的地方,宜居住于环境干燥和通风之处,保持充足而有规律的睡眠,不要熬夜,不要过于劳累。
出汗后,衣服要勤洗勤换,不要穿化纤的内裤和紧身牛仔裤。
5. 避免大汗
中国有句老话, “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出汗可帮助排湿,但也不要大汗淋漓,以免伤气。
在运动方式上,最适合湿热体质的人进行的运动是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比如力量训练、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排泄多余的水分,达到清热除湿的目的。
但要注意的是,湿热体质的人在运动时应当避开暑热环境。
6. 祛湿热经典名方—三仁汤
之所以叫“三仁汤”,是因为有“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其实呢,还有一层深意,要除身体湿热,要从“通三焦”入手,三焦是水湿的重要通道,把三焦打通了,湿热有了退路,就能减轻身体的湿热了。
怎么“通三焦”呢?上焦如羽,很轻,要清上焦;中焦如权,很稳,要通中焦;下焦如衡,很重,要利下焦。清上焦,通中焦,利下焦,这便是“三仁汤”的思路,我们一起来看看:
第一梯队,竹叶+白通草清上焦湿热。这两味药的质地很轻,都是走上焦的,主打的就是一个“清热利湿”,把上焦的湿热给清掉。
第二梯队,白蔻仁+厚朴+半夏燥湿和中。这三味药不轻不重,走中焦脾胃系统,白蔻仁化湿行气,厚朴行气燥湿,半夏化痰燥湿,这三味药主打的就是一个“燥湿和中”,把脾胃中焦的湿气燥化掉。
第三梯队,滑石+薏苡仁+杏仁清下焦湿热。这三味药的质地很重,都是走下焦的,主打的就是一个“通利下焦”,让湿热从大小便排出。
这个方子组方思路极其精准,用三个梯队把“上、中、下”三焦的通道都打通了,湿气的来路防不胜防,但是,可以在“去路”上想办法,三仁汤把“三焦”的去路打通了,就可以帮助身体把湿热排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