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夏季入睡难、睡眠浅、噩梦多,看看名医张仲景的解决办法!
夏天的时候,人容易“热得”睡不着觉,辗转反侧,或者闭着眼睛就是睡不着,睡着了也很容易惊醒,多梦且多是噩梦……
别人睡一觉起来神清气爽,而睡眠差的人睡醒了比没睡还累。
失眠对精力的消耗和脏腑的损伤加倍,长时间会导致肥胖、免疫功能紊乱、消化道溃疡、焦虑、烦躁、记忆力减退、衰老速度加快、肿瘤发病率明显增加、猝死等。
究竟为什么睡不着呢?
一、五脏之中,谁管“睡眠”
中医上将失眠称为不寐,辗转反侧只是其中一种,睡眠浅、多梦或睡眠时间特别短,都属于失眠的范畴。
一般来说,失眠可能是由心胆气虚、痰热扰心、肝火扰心、心肾不交、心脾两虚等情况导致的,但简单来说,失眠病位主要在心,并涉及五脏六腑。
《黄帝内经》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神不安则不寐”,而心作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君主之官”,主血藏神,血就像养神的“床”,如果心血不足,就会心神不宁,出现心慌、失眠等问题。
同时,人之神,寐则栖肾,寤则栖心。将寐在脾,熟寐在肾;将寤在肝,正寤在心。
可见,每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睡眠,所以在调理失眠的时候,首先要从“心”入手,同时兼顾其他脏器。
二、中医界的“万能助眠药”
中医中有一味在失眠方中几乎从不缺席的药材,那就是酸枣仁。
《中国药典》记载:酸枣仁,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
它的主要功效就是治疗各种心神不宁的病症,《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谓之“惊者平之”,如果这一症结得到解决,那么导致失眠的根源也就被根除,失眠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而且其味酸性敛,还能附带解决体虚多汗、津伤口渴的问题。
此外,酸枣仁性平不偏,入心、肝、胆经,除了善养心之外,《本草汇言》中言其能“安五脏”,可补肝益胆而安神,而且很特别的一点是,酸枣仁又被称为“子时药”,专补人体一天中最重要的两小时,即胆经当令的时间。
《黄帝内经》讲“子时一阳初生”,胆经当令的子时(23-1点),是由阴转阳的重要时刻,这个时候胆经畅通、生发力足,身体的气机才能真正转起来,接下来肝经当令的时间(1-3点)肝才能助力身体排毒,肺经(3-5点)才能将充足的气血重新分配,为第二天的身体消耗做准备。
酸枣仁还有一点好处就是作为种子药,是植物药里少数能封藏心神的药材。
它不像其他种子药那样药气沉重,而是香味中带着些许清香,能走上焦,补心阴,是既能补、又能收的药材。
三、张仲景治失眠名方
在酸枣仁治疗失眠的运用上,我们仍要向先人学习,汉代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记载用酸枣仁汤治疗失眠,“虚烦虚劳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酸枣仁被历代医家誉为"东方睡果"。其味甘酸而性平,能滋养心肝之血,安抚躁动神魂。现代研究更揭示其富含皂苷、黄酮等成分,可显著延长深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单味酸枣仁力量虽强,然现代人失眠成因复杂。张仲景若在当代,必以更精妙复方应对!融合古法智慧与现代体质特点,升级版酸枣仁膏应运而生:
核心配方解密:
桑葚、枸杞、龙眼肉:三味共奏滋阴补血之功,如清泉灌溉心田,解阴虚燥热;
茯苓、白扁豆、山药、莲子:健脾祛湿四君子,专克夏季湿浊困脾,阻遏心神;
百合、小麦、淡竹叶:清心除烦黄金组合,扑灭心火,扫除烦闷;
栀子、佛手、香橼:疏肝解郁三剑客,条达气机,让郁结之气消散无形;
蛹虫草、益智仁、覆盆子:添精补肾,强健根本,稳固睡眠基石;
甘草、大枣:调和诸药,甘缓和中,守护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