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祖老子的“宇宙观”
在《道德经》第二章中,老子有过这样的描述:“道是中空的,使用它而不会盈满,它很深,也很清,它是万物的宗主,却似存非存,让人看不清,也不知道它从哪里来,它在开天辟地之前就有了。”
老子又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明确表达:“道如同一个物体浑然天成,它在天地诞生之前就已存在”。紧接着,老子又继续在本章中描述“道”的运动规律,以及“道”对于天、地、人三者的影响。
我们先通篇看看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的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如同一个物体浑然天成,它在天地诞生之前就已存在,听不见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状,它独自存在而不改形态,自我循环而没有危险,可以作为天地万物的母体,我不知道它的名称,勉强把它写成道,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
广大而流逝,流逝而遥远,遥远而返回,所以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在说完“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之后,老子紧接着又说:“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可见,“道”非常“寂寥”,我们仿佛听不见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状。
随后,老子说“道”是“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这句话又作何诠释呢?
一、独立不改、周行不殆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我认为,“独立不改”表明“道”是独自存在的,也就是说,“道”的存在不依赖于其他事物;“周行不殆”则说明“道”是自我循环的,它按照一定的周期和规律循环运动。
你可以想象一下:“道”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它能够创造天地和万物,那它是什么呢?
老子所说的难道不正是“宇宙”吗?或者可以稍微缩小范围说,它就是我们地球所在的太阳系。八大行星围绕太阳运行,八大行星“独立不改”,它们的运动轨迹“周行不殆”。
原来老子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已经开始探索宇宙了,甚至连星球的运动规律都知晓,老子的“宇宙观”实在是令人钦佩。
正是因为“道”具有独立不改和周行不殆的运动规律,所以才能成为天下万物的母体。
“道”的运动规律不仅只是“独立不改”和“周行不殆”,它还能“逝、远、反”。
二、逝、远、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老子不知道这种独立不改且周行不殆的事物叫什么,所以勉强叫它“道”,同时也给它起了一个别名,叫做“大”,于是就有了我们后人经常说的“大道”。
随后,老子给道的运动规律做了三种定义:逝、远、反。
逝:就是“消逝”,意味着“道”会迅速消逝,就像流星一样消逝在天空中,这样我们就知道了,“道”的特性之一就是不断消逝,但不会完全消逝。
远:就是“遥远”,“道”会慢慢消逝到一个遥远的地方,它离我们越来越远,暗喻世态炎凉,人们心中逐渐开始失道,“道”开始远离我们。
反:就是“返回”,当“道”离开我们到足够远的时候,它就会返回,开始离我们越来越近。暗喻人们从不知道“道”是什么,导致失道,到后来逐渐开始闻道、悟道、行道,此时发现当初离我们越来越远的“道”,它又回到了我们身边。
所谓大道轮回,“道”首先渐行渐远,然后返璞归真,万物的规律在于循环,历史的规律也是循环,经济是一个大周期,女人的月经是一个小周期,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道”,且都按照自己的“道”在运行,我们要做的是洞察事物中的“道”,并依“道”而行。
其实,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章中也有明确指出道的运动规律是“反”的:“反者,道之动。”
道的规律,是反着的。
也就是说,“道”总是朝它相反的方向运行,所以,我们不能只看事物表面,更要看事物底层逻辑,以及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
此外,逝、远、返(反),都是走字底,说明“道”是需要我们“走”出来的,也就是说,“道”是需要我们实践出来的,只有实践出来的“道”才是真正的“道”。
“道”就是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谁发现了某种事物中的规律,谁就掌握了这种事物的“道”。
既然寻道需要由“人”来完成,可见“人”在宇宙中的重要性。于是,老子接着就下了一个震撼的结论:“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什么是“域中四大”呢?
三、域中四大:道、天、地、人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域”就是宇宙,老子说在宇宙中有四种大,它们分别是:道大、天大、地大、人大。
道大:宇宙之道(宇宙运行的奥秘)。
天大:上天之道(自然发展的规律)。
地大:大地之道(万物生长的规律)。
人大:圣人之道(成为圣人的原则)。
其实关于“道大”,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中也有同样的说法。
“天下皆谓我道大,大而不肖。夫唯不肖,故能大。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天下人都对我说:道广大,好像不会消失。
正因为大,所以好像不会消失,如果消失的话,时间一长它就会变小,老子形容“道”是广大的,就像我们现代人所理解的宇宙那样浩瀚无边,而且永远不会消失。
在介绍完“域中四大”之后,老子还给了我们一个学习途径,即效法顺序:
“人”要向“地”学习,“地”要向“天”学习,“天”要向“道”学习,“道”要向“自然”学习。
“人”要向“地”学习什么?《周易》坤卦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所以“人”要学习“地”的厚道。
“地”要向“天”学习什么?因为天降甘露,滋养万物,所以“地”要能生育万物,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仅要能生,还要永不停息地生,因为《周易》乾卦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要生生不息。
“地”能够生育万物,“人”也要生育后代,这些都是“道”的规律。所以,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四章中,将“道”的规律命名为“道纪”。
四、道纪
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原文如下: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看不到,叫做夷;道听不到,叫做希;道摸不到,叫做微。
这三者,不可追问,所以将它们混成为一。
它的上方不明亮,它的下方不阴暗,绵绵不绝而不知道叫什么,重新回到没有事物的状态。
这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事物的形象,这叫做惚恍,迎着它看不到它的头,追随他看不到它的尾,把握当前的道,去驾驭当前存在的事物,能知道事物的源头,叫做道的规律。
在本章中,老子明确回答“道”是看不见的,也是听不见的,并且摸不到的,还分别给这三种“道”分别命名为“夷”,“希”,“微”,并告诉我们这三种“道”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混合在一起,可以称它为“一”。
此外,“道”的上方不明亮,下方不阴暗,连绵不绝而无法命名,但最终都会回到没有事物的状态,即无状之状,这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事物的形象,即无物之象,这叫做“惚恍”。
迎着“道”看不到它的头,追着“道”看不到它的尾。由于“道”是扑朔迷离而不断变化的,所以只有把握当前的道,去驾驭当前存在的事物,才能知道事物的源头,这叫做“道纪”,即“道的规律”。
总结一下老子的观点:“道”的别名叫做“一”,“道”的状态叫做“惚恍”,“道”的规律叫做“道纪”。
这里的“惚恍”其实就是“恍惚”,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一章中还有一段详细说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
道形成了事物,它恍恍惚惚。道惚惚恍恍啊,其中有形象;道恍恍惚惚啊,其中有事物。道难以认识啊,其中有精华;道精华很真实,其中有规律。
从古至今,道的名称不会离去,用道来观察事物的开端。
我怎么知道事物开端的样子呢?就是利用道。
好了,现在总算明白了“恍恍惚惚”这个词语的来源,也大致可以想象“道”的样子:从外在看“道”,它没有形状,也没有事物;但从内在看“道”,它却有形象,也有事物。所以,我们不妨换个视角就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此外,道中有象、物、精、信这四样东西:象:形象(事物原有的形状);物:事物(事物本身的内容);精:精华(事物蕴含的智慧);信:规律(事物发展的规律)。
老子所说的“以阅众甫”,其含义为:只要事物持续发展,时间不断流逝,“道”便始终存在。
因此,通过对事物的深入观察,我们能够发现其中隐含的“道”,依据“道”来理解事物的起始、发展和结局。道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要想深刻洞察事物的“道”,就必须借助人生的阅历和见识。由于“道”模糊不清,所以才“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