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的调脾名方,三种黄金搭配,燥湿化痰,和胃止呕,还能健脾利水!
脾胃疾病是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存在的问题,常见的症状为胃痛、呕吐、口臭,呃逆,恶心,便秘、食欲减退甚则厌食。
在中医里,有一大类脾胃病都是阴阳平衡失调所导致的,脾胃中焦气机不能正常均衡运行,主要表现为寒和热相互交错,称之为寒热错杂。
如果出现了寒热错杂,我们身体上会有什么症状?
上热:口干口苦,眼睛干涩,头晕头疼,心烦汗多,口舌生疮。
下寒:腰腹部冷痛,腹胀、腹泻,手脚发凉。
脾胃失衡,为什么会出现寒热错杂
1. 脾
01. 易出现虚症
从中医传统理论来看,脾属于太阴,易出现虚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脾阳虚衰。
02. 脾气不升,则易怕冷
脾相当于月亮,脾阳虚损,脾气如果不能正常上升,下降则会影响到肾,就会出现阳虚,寒气继续向下,甚至会影响到腰、脚,所以脾阳虚损的人平常走路或者坐着时常会感到下半身凉。
2. 胃
01. 易出现实证
胃喜润而恶燥,胃属于阳明,所以它易出现实证。
02. “太阳热”
胃相当于太阳,胃气如果不能正常下降,胃火向上走,则胃热烧心,邪火影响到心,则会出现心烦、口干口苦、头晕目眩的症状,即“太阳热”的症状。
而脾胃的症状往往会同时出现,心肾的气机相交主要是通过我们的脾胃正常升降功能的辅助才能进行,一旦脾胃正常升降功能出问题,造成气机阻滞在心下,气机不调,中焦不通,就会出现寒热错杂之证。
调理脾胃的名方这样搭配,效果翻倍
张仲景《伤寒论》里有一个经典方剂,被世人称为治疗脾胃的千古第一方,那就是泻心汤!
为什么一个治疗脾胃的药方名要叫泻心汤,这和“心”有什么关系?
古人认为,心位居于上而属阳,主火,所以,明面上说的泻胃火实质上是在泻心火。
大家是不是都有这么个感受,当你的胃不舒服的时候,常常伴有烧心的感觉。
这是因为胃和心相连,胃火上扰心神,因此,这泻心汤不仅能泻心火,还可泻胃火。
三种常用的泻心汤
1. 半夏泻心汤
它可以说是在泻心汤里排名老大了,它是由于小柴胡汤错下而来,主要由半夏、黄连、黄芩、干姜、人参、大枣、甘草几味药组成,专治“心下痞”,经常被人们来调理上热下寒之症。
“心下痞”,想要解决这个“痞”证,其中起到大功效的就是半夏,半夏具有化痰祛湿,消痞散结的功效,可将中焦打通,黄连、黄芪的苦寒功效则可以寒泻热、以苦泻火,干姜则辛开苦降,降胃气,升脾气;人参、大枣、甘草则起到调理的作用。
这对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具有相对良好的效果。
2. 附子泻心汤
由大黄、黄连、黄芩三味寒凉的药物组成,在此基础上加上温补的附子,具有泻热消痞的功效,适用于心下痞满,烧心,怕冷,多汗,腰酸,舌红、苔黄症状的患者。
3. 生姜泻心汤
是由甘草、元参、干姜、半夏、黄芩、黄连、生姜、大枣几八味药组成,主治水热互结导致的胃脘痞闷,口中酸腐异味,腹中肠鸣如雷,大便清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