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毒”太重,人就废了!身体几种“毒”,四法四汤排清光!

湿气太重,湿毒就来了;痰毒厉害,结节就来了;热毒过盛,人就“废”了……

我们身体里真的有那么多“毒”吗?中医如何认识这些“毒”,又如何正确排毒呢?

今天这篇文章全部告诉你,一定要看到最后哦。

一、中医里的“毒”是啥

中医里的“毒”其实是泛指一切致病的“邪气”。中医有“六淫”邪气之说,指的是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日本医家吉益为则在《古书医言》中说:“邪气者,毒也”。清代徐延祚《医医琐言》更有“万病唯一毒”之论。

而引起人体发病的因素,既有外邪,也有“内毒”。因此,“毒”又有内外之分。外毒是指自然界中的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还有流感病毒等“疫疠之气”;内毒则指由外邪入侵体内,引发疾病而又日久蕴结成更厉害的病理产物,比如人们最熟悉的热毒、寒毒、湿毒等。

中医学中,也有不少以“毒”命名的病证,如丹毒、湿毒、温毒、胎毒、肿毒等。

二、几种常见的“内毒”

根据上文的解释,“毒”在体内是日久蕴结而成的更厉害的病理产物,因此这些“毒”一定在我们身体上表现出一些明显的不适症状乃至某种疾病。

也就是说,并非是人人都需要“排毒”的。

那么,哪些人需要“排毒”呢?下面,我们列举几种最常见的“内毒”加以解释。

1. 热毒

热毒多来自饮食,如吃过多辛辣熏烤、煎炸油腻之物,体内热盛,积而成毒,在身体中表现为炎症性的发生,如毛囊炎、扁桃体化脓、局部红肿热痛、各种脓疮,还伴有口干、口苦、口臭等。

2. 湿毒

湿毒多来自湿气郁积,比如皮肤方面的湿疹、痤疮;脾胃方面的泄泻、痢疾等;妇科方面的各类炎症、肿瘤、便血等。

3. 痰毒

脾为生痰之源,也就是说“痰毒”的根源在脾胃的运化,脾胃的运化主要归咎于饮食;而肺为储痰之器,因此痰毒的表现少不了呼吸系统的症状,如肺炎痰多,此外就是淋巴结肿大、皮下结节等。

4. 寒毒

寒毒多由于过食寒凉食物导致体内寒气积聚,出现下肢冰冷,严重者出现关节冷痛、胃脘冷痛、哮喘发作等。

三、如何正确给身体“排毒”

中医对付“内毒”方法其实是多种多样的。“排毒”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针对不同的“毒”有不同的方法,比如败毒、拔毒、祛毒、散毒、伐毒等。

一旦用上这些方法,必定是疾病已经引起了明显不适而不得不就医解决,由医生辨证并诊断采取何种方法治疗,比如上述一些典型的病症,如扁桃体化脓、各类脓疮、湿疹、荨麻疹、泄泻、便血、关节炎等等。

中医有很多外治疗法,对于驱除体内的这些“邪毒”有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在“内毒”形成的初始阶段,大家不妨试试。

1. 拔罐

俗话说“拔上一罐,病去一半”。拔罐祛湿,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中医外治方式。事实上,拔罐的作用不仅仅可以祛湿,它对于体内由风寒湿火等邪气引起的不适都可以起到驱除的作用。

临床上,医生还能根据拔罐后的罐印来判断患者的体质情况,并指导调养。

一般来说对应如下:

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

紫色并伴有黑斑:气血不畅通。

紫点并有深浅不一块状:风湿。

鲜红色:有内热。

灰白色:体质较虚。

皮肤微痒:风邪、湿症。

罐中有水珠者:寒湿重。

局部很快恢复原样:身体基本正常或快痊愈。

2. 刺络

对于一些热毒症,刺络放血是非常好用、又立竿见影的一种方法。

比如高烧不退、热性的咽喉肿痛、疮疡化脓等,都可以通过刺络放血疗法,在相应穴位上挤出一点点血,就能迅速泻热排毒,优点是见效非常快。

对于一些局部性的化脓肿毒,它还可以跟拔罐结合来”拔“毒,疗效显著。

3. 灸法

灸法对于寒性体质的调理效果最好,灸主要指艾灸,因为艾为“纯阳”之物、“主灸百病”、“能通十二经”,其温阳的特点对于祛寒湿、驱除寒毒效果非常好。

如果病情严重的,不妨再试试雷火灸和火龙灸,药力更猛,疗效更好,平常居家可以多艾灸足三里、丰隆穴、神阙穴、中脘穴等。

4. 刮痧

在民间,老百姓经常会把刮痧用在四时感冒的治疗上,刮痧主要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整脏腑机能等的功效。

它的适用性较广,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五官科等的疾病都可以使用。

四、巧用食疗,未“毒”先清

从“治未病”的角度来看,既然“内毒”均存在日久蕴结的情况,那么可以在这些邪气形成蕴结之前就可以采取措施加以祛除。

下面,我们同样以上述四种常见的“内毒”为例,推荐一些提前干预的方法。

1. 清热毒

热毒早期多表现为人们常说的“上火”现象,比如开始出现口干口苦的情况,这时候可以通过食疗干预;或者是忍不住嘴吃了一些煎炸熏烤的食物,那么也可以及时通过食疗的方式进行缓解,当然这不过是事后补救的方法,最好的是少吃或不吃。

推荐双花茶,组方:金银花10克、菊花10克,泡茶饮。

2. 祛湿毒

湿气重的表现,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体乏身重,无精打采、大便沾马桶、口中粘腻等,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就意味着湿气重,需要调节了。

推荐土茯苓薏米汤,组方:土茯苓20克,薏米15克,生姜2片,瘦肉200克。

3. 化痰毒

痰由脾胃形成,最早的时候会表现为湿气重,然后逐渐形成痰湿,最后加重为痰毒。因此防止痰毒,提高脾胃的运化才是最关键的。

日常保健可以多吃五指毛桃、淮山、茯苓等祛湿健脾之品,若表现为咳嗽痰多等,就可以试试下面这个食疗。

推荐南北杏川贝雪梨汤,组方:雪梨(去芯留皮)1个、川贝10克,南杏10克,北杏10克,加水清炖。

4. 驱寒毒

寒毒早期多表现为怕冷、四肢不温,可通过锻炼,调动自身阳气,以驱寒外出,如不加以处理,久则伤阳气,阳虚明显的人要多晒太阳、适当运动提升阳气,同时可以配合食疗和泡脚温阳健脾。

推荐生姜葱白茶,组方:葱白1段、生姜2-3片(不去皮)、红糖少许。

推荐驱寒泡脚方,组方:艾叶30克,生姜30克,煮水调至35~40°C左右泡脚,泡至身体发热、微微出汗即可。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