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大儒朱熹是如何看待命的?
1.刘峻在《辨命论》里对命有怎样的认识?
梁朝刘峻,字孝标,以《世说新语注》而知名,然而,他在命理上也有研究。《梁书·刘峻传》载录他的《辨命论》,是一篇经过深思熟虑的论文。他的论点是“士之穷通,无非命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命是天意,俞是不可知的,”命也者.自天之命也”。他认为,圣贤之士之所以有不足之处,原因在于命,不在于他们不努力。而对命运,每个人都应 “修道德、习仁义、敦孝梯、立忠贞,渐礼乐之腴润,蹈先王之盛则,此君子之所急,非有求而为也”。
这篇《辨命论》宣传自然命定论,命不是鬼神决定的,而是客观存在的,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又说命是不可知的,这就否认了算命术。当然,该文也有消极思想,听任命的摆布,缺乏人定胜天的进取精神。刘峻自负有才,但仕途不通达,积有怨声,他把自己的命运归为天定,不可改变。他总结了四位前贤的命运论,认为王充能够“蔽其源”,司马迁能够“阐其惑”,李康能够“论其本而不畅其流”,而郭象“语其流而未详其本”。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刘峻深化了对命运的认识,反映了南朝士人对命运的总体看法。
2.一代大儒朱熹是如何看待命的?
在朱熹的思想体系中,其形上建构、现实依托及历史文化的传承都贯彻着一股浓郁的生命意识。在本体世界中,生命源千本体,遵循本体原则,趋向本体楼界,并独得“天理”之全而成为最为天下贵的万物之灵,在宇宙中获得了一种崇高的地位,生命也增添了一份强烈的本体生命意识和与宇宙万物为一体的生命情怀。在现实世界中,察承 “天理”的人性构成了人的现实生命内涵并决定了人的内在生命本质,与此同时,生命也在“致知”与“力行”的相互依存中开始了其现实生命的践股,人性论与知行观的合力作用形成了人的现实生命意识,并创造了一个五彩斑澜的历史文化世界。
命,朱熹认为这是一个虽浅亦深的问题,他认为:天有天的运行之理,而不会特意干预人事。天地气数桉照自身规律运行,不依据人事而变化的天地运行就是天命。
对天命的态度上,朱熹更是表现出了儒者的超然: “圣人更不问命,只看义如何,贫富贵贱,惟义所在,谓安千所遇也。"(《朱子语类》卷三十四)但朱熹又认为,命在道德修养实践上,则是可以通过修为改变的,可以自己把握的,这就是人命。在知命、顺命的同时,将命础入人生实践中,以自觉的人生实践为命之实现。“人事尽处便是命”,体现了对命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
3.四库馆臣是怎样看待命的?
从《四库提要》看,四库馆臣对命理术是半信半疑。如,他们在《玉照定真经·提要》云: ”所言吉凶应验,切近中理,亦多有可采。如论年仪、月仪、六害、三奇、三交、四象之类,尤多阐发。唯推及外亲女婿,以曲说穿凿,不免牵强附会耳。”在《呈命溯源.提要》亦云:“其论星度乘除生克及兼取值年神煞,亦未可尽废也。”在《徐氏略绿子赋注》亦云:“其中论运气之向背、金木刚柔之得失,寄赤父子之相应,言皆近理。“依此可见,清代的四库馆臣认为命理术不可尽废,其中有些合乎情理的内容。但是,不应拘泥于命理观念,因为流弊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