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知识:九宫数理交织,八卦万象衍生!
1
所谓九宫,上与天对应,下与地区分,各自以九个方位来界定。天上有二十八星宿和北斗九星,地上则包含东、南、西、北四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维,以及中央,共同构成九个区域。
之所以称为“宫”,是因为这些都是神灵游历栖息之所,故而得名。郑司农说:太一运行于八卦的宫位之中,每经过四个宫位便进入中央。这里所说的中央,是地神居住之地,因此称为九宫。
《易纬·干凿度》称:《易经》认为一阴一阳的相互作用便是道。所以太一依据天地之数,在九宫之中运行。
《易经》提到:天为一,地为二,天为三,地为四,天为五,地为六,天为七,地为八,天为九,地为十。天地之数相加,总计五十五。在九宫的运用中,天减去一,地减去二,人减去三,剩下四十九,这相当于蓍草占卜的策数。再减去代表四季的四,剩余四十五。
其中五代表五行,四十是五行的成数,二者相加,就是一个节气的日数。
将其分配到五方,每方各有九,这是一个季节九十天的日数,四方合起来便构成了四季。三个相对宫位的数字之和为十五,这是一个节气的气数,如此构成了二十四节气。
2
《尚书·洪范》说:第一为五行,位于北方,这里是阳气起始的地方,万物即将萌芽。
第二为敬用五事,位于西南方,寓意人们要秉持谦虚之态修养品德,朝见君主以获得吉祥喜庆。
第三为农用八政,位于东方,在此进行耕种各类谷物、种植麻类作物以及养蚕缫丝等农事活动。
第四为协用五纪,位于东南方,此处日月星辰运行,云雨一同兴起。
第五为建用皇极,位于中宫,百官在此树立榜样,推行政治教化。
第六为乂用三德,位于西北方,用以抑制强暴,裁决诉讼案件。
第七为明用稽疑,位于西方,通过占卜来判定吉凶,分辨疑难之事。
第八为念用庶征,位于东北方,人们要恭敬对待品德端正之人,警惕狂妄越礼、行为不轨之人。
第九为向用五福,威用六极,位于南方,此时万物充实,阴气散布,时节成就岁功,阴阳协调,五行不出差错。
所以《黄帝九宫经》说:头上为九,脚下为一,左边为三,右边为七,二和四如同肩膀,六和八如同双足,五在中宫,全面掌控事物的得失。其数字对应为:坎位为一,坤位为二,震位为三,巽位为四,中宫为五,干位为六,兑位为七,艮位为八,离位为九。
太一运行九宫,从一开始,由少到多,顺应这些数字顺序。配算方法如下:中央以及子、午、卯、酉四仲方位,各分九个算筹。依据“木落归本”的说法,从震宫分出六个算筹放置到干宫;按照“水流向末”,从坎宫分出八个算筹放置到艮宫;由于金秉持义且质地坚硬,从兑宫分出两个算筹放置到坤宫;火本性炎盛,留在本位,所以离宫的算筹不动;土旺于四季,本源于巳,所以从中央宫分出四个算筹放置到巽宫,从而形成“戴九履一”的格局。
另外,最初形成八卦的方法是,确定方位的算筹。先取北方的九个算筹,因“水生木”,纵向在寅位放置一个算筹,在卯位放置一个算筹,在辰位放置一个算筹;又横向在甲位放置一个算筹,在乙位放置一个算筹。
3
接着取东方的九个算筹,因“木生火”,在南方分布五个位置放置算筹。再取南方的算筹,因“火生土”,在中央放置一个算筹,在西北戊位放置一个算筹,在西南巳位放置一个算筹。然后取中央的算筹,因“土生金”,在西方分布五个位置放置算筹。
再取西方的算筹,因“金生水”,在北方分布五个位置放置算筹。五方排布好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位置后,给每个阴干各加一个算筹,因为阴数为偶数。接着给每个阳支各加一个算筹,这是基于地支的本体。
加上开始剩余的算筹,代表十二个月。将一个算筹放置在西北,象征“干之始”;两个算筹放置在西南,象征“坤之始”。又把剩余的九个算筹放置在中央,象征易象。规定“干主甲壬”,就取甲和壬位置上的算筹来构成干卦。
又规定“坤主乙癸”,接着取乙和癸位置上的算筹来构成坤卦。父母的卦象确定之后,便轮到六个子女的卦象。
先从长男开始,规定“震主庚子午”,就取庚以及子、午位置上的算筹来构成震卦。
接着是长女,规定“巽主辛丑未”,取辛以及丑、未位置上的算筹来构成巽卦。
再接着是中男,规定“坎主戊寅申”,取戊以及寅、申位置上的算筹来构成坎卦。
然后是中女,规定“离主己卯酉”,取己以及卯、酉位置上的算筹来构成离卦。接着是少男,规定“艮主丙辰戌”,取丙以及辰、戌位置上的算筹来构成艮卦。
最后是少女,规定“兑主丁巳亥”,取丁以及巳、亥位置上的算筹来构成兑卦。
至此,八卦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