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总是虚寒怕冷?一碗千古名汤,让你全身暖起来!

天气一转凉,很多人的手脚也跟着冰凉起来,晚上睡不热,腹部总觉得隐隐不适,或者女性朋友遭遇痛经的困扰。

在中医看来,这些常常不是孤立的问题,而是身体一个核心系统——「圆运动」的某个环节卡住了。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道大名鼎鼎的食疗方——当归生姜羊肉汤。它不仅是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千古名方,更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被誉为调理人体气机“轮轴”的妙法。

这碗汤,治的是什么

ScreenShot_2025-10-18_100556_167.png

在中医看来,它主要对付的是「肝木不升」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什么是肝木不升呢?我们可以把身体的五脏想象成一个运动着的圆环:肝气(木气)负责从左边像春天树木一样向上升发;胆气则负责从右边向下降。一升一降,这个圆运动才能转起来,人才能健康。

如果肝气这个升发的力量不足了,就像春天该暖不暖,树木发不了芽,身体就会出问题。肝气升不上去,郁堵在哪里,哪里就痛。 所以会出现:

腹部冷痛、拘急不舒服(里急)胁肋部疼痛产后腹痛(产后气血大量耗损,肝气更无力升发)男性的寒疝(如睾丸冷痛)

这些问题的核心,都是因为肝气这个「轮子」转不动了。

如何让「轮子」重新转起来?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点明了关键:肝木之气要顺利升发,需要一个温暖滋润的环境。

这好比一颗种子(肝木),它要破土而出,既需要阳光的温暖(阳气),也需要雨露的滋润(阴血)。缺一不可。

那么,当归生姜羊肉汤是如何打造这个环境的呢?

羊肉:提供温暖的阳气。 它是血肉有情之品,性温,能温补肝阳,给身体补充实实在在的热量,好比给土壤提供阳光。

当归:提供滋润的阴血。 它被誉为「补血圣药」,性温,能温补肝血。血能载气,有了充足的血液,阳气这个「司机」才有车可开,才能行至远方。这就是滋润。

生姜:负责「扫清障碍」。 它性温,能散寒通滞。好比在启动列车前,先把轨道上的积雪和落叶(寒邪、凝滞)清扫干净,让道路通畅。三味药食同源的食材组合,羊肉温阳,当归补血,生姜通络,共同构建了一个让肝气得以顺利升发的完美环境。

更高阶的理解:「运轮复轴」的智慧


在圆运动理论中,这碗汤的精妙之处在于它运用了「运轮复轴」之法。

我们把人体中间的脾胃看作「轴」(中气),把肝、心、肺、肾等脏腑的升降循环看作「轮」。

直接补轴:比如吃一些补脾胃的药,是直接增强中轴的力量。

运轮复轴:而当归生姜羊肉汤,它没有直接去补脾胃,而是专注于把「肝」这个卡住的轮子修好,让它重新转起来。当一个轮子顺畅转动时,整个圆的运动就会恢复正常,中间的「轴」自然也就会跟着强健起来。

这就是《圆运动》中说的:「古方之有补中药者,直接补中之法。无补中药者,皆调理四维之升降,以复中气之法。」

所以,当你喝了这碗汤,肝气顺畅,腹痛胁痛缓解,你会发现自己胃口也变好了,饭量增加了,这就是「轮动轴自复」的体现!

实用指南:你适合这碗汤吗


非常适合以下人群在秋冬季节食用:

血虚寒凝型痛经、月经不调的女性。(表现为经期小腹冷痛、喜温喜按、血量少、颜色淡)

平常就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的人。

产后或大病后,感觉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腹部隐痛的人。

感觉疲劳乏力,气色不佳,属于虚寒体质的人。

简易做法参考:

1、取羊肉半斤(250克),焯水去血沫。

2、将焯好的羊肉与当归9克、生姜15克一同放入砂锅。

3、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1.5至2小时,至羊肉酥烂。

4、喝汤吃肉,可根据个人口味稍加盐调味。

本方性偏温补,如果你是体质燥热、容易上火、口干口苦、舌苔黄厚的人,就不太适合了。身体有复杂问题时,建议咨询专业医师。

这个秋冬,不妨为自己和家人炖上一锅暖暖的当归生姜羊肉汤。它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道蕴含着古老中医圆运动智慧的养生方,帮你转动身体的轮盘,从内而外温暖起来。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