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做人,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其中的《大雅·抑》体现了古人对于礼尚往来、以德报德的深刻理解。这一章的开篇之作“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简单而富有哲理,透露出的是一种美德——恩惠要以恩惠相报,而且应当有加之而不匮。在那个物质...

人生二三知己,胜过万千泛泛之交!

人与人之间,相遇容易,相处难,能成为点头之交,或许不难,但想要成为好友知己,实属不易。与其费尽心机扩大朋友圈子,不如将自己的圈子收拾干净,好好经营,二三知己,远胜万千泛泛之交。一、砥砺岂必多,一璧胜万珉《千字文》中写到:...

心有半亩花田,藏于世俗人间!

“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心若静,闹市亦同旷野;心不静,桃源也成喧嚣场,心清净,没了物欲困扰,就会减去人事纷争。红尘过往,路途迢迢,清风明月也好,烟雨迷蒙也罢,请给心灵留一个干净的角落。心有半亩花田,何惧浮生浅淡。一、...

老子:能静下来的人,身体才会健康

宇宙万有的一切活动是动态,太阳、月亮、万物都在动,这个世界如果不动就毁了、空了。我们认为这是死亡了,其实不是死亡,死亡仍是一个动态,世界上有没有一个真正的静止状态呢?没有。从物理、生理,还是思想等方面看,没有完全的静态。...

人活一辈子,做到借智,借力,借势,才能撑起自己的人生!

曹雪芹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人活一辈子,需要有一种“借”的智慧,因为不管一个人多么优秀,再怎么出色,都有自己难以跨越的圈层,难以解决的问题。只有借助他人的智慧,力量,资源,乃至平台和势能,才能快速成长自己,强化...

《道德经》的“礼”观:怎样理解,《道德经》中对“礼”的看法?

在华夏思想文化史上,太上老子与素王孔子是两位最重要的先哲,分别开创了道家、儒家两大学派,影响中华民族达数千年之久,根据《史记》、《礼记》、《庄子》、《吕氏春秋》等典籍的记载,孔子还曾多次“问礼”于老子。然而,在一般人的印...